一、西南联合研究生院简介
建设西南联合研究生院是教育部和云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月考察西南联大旧址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年重要贺信精神,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大举措。2022年6月,西南联合研究生院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成立,由教育部和云南省共同推进建设,以云南大学为主,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共同参与,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同举办,旨在建设成为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一流新型研究生院,培育重大原创成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成为“传承西南联大精神载体、人才引进基地、人才培养摇篮、高水平研究平台、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试验田”,服务国家战略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
2024年12月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腾冲科学家论坛签署领办西南联合研究生院相关学科协议。根据协议,北京大学领办西南联合研究生院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学科,清华大学领办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能源动力学科,南开大学领办统计学、化学学科,以学科为模块,支持西南联合研究生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构建有效、稳定、长远的合作共建西南联合研究生院长效机制。
西南联合研究生院自2022年开始招生,截止目前在籍学生共2277人,其中,博士807人、硕士1470人。
二、培养方式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面向世界学术前沿,传承西南联大精神,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高层次时代新人。
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实践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方案一体化
对涉及多校共同招生的学科进行培养方案整合,仅一校招生的学科在本校培养方案基础上优化,实现培养方案一体化制定,专项计划研究生按照西南联合研究生院培养方案完成学业。
(三)集中统一教学
专项计划研究生按“基础课程学习”“学位论文研究”两个阶段实施培养。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由西南联合研究生院组织统一教学,邀请各校高水平教师授课,专项计划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在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校区住宿和上课,多校共同招生学科实现课程共享和学分互认;第一学年结束后返回学籍学校继续学位论文研究阶段。
三、优势特色
(一)享有部属高校学习资源
在合作共建部属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支持下,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能源动力、统计学、化学等领办学科已逐步引入部属高校课程资源,引聘银龄教师授课;在学习过程中,优秀专项计划硕士生有机会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交流学习。
(二)享有云南三校学习生活资源
在合作共建云南高校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支持下,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计划研究生将拥有云南三校校园卡,可共享使用三校图书文献资源、食堂、体育场所等学习生活资源。
四、报考方式
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依托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招生,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推荐免试”或“全国统一考试”的方式报考。考生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报名时,选择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或云南师范大学有关招生专业的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计划进行报名。具体招生专业目录详见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或西南联合研究生院官网(http://www.swugs.ynu.edu.cn/)。
(一)报考云南大学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计划的考生,需选择招生专业目录中相关学科专业的“云南大学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方向进行报名。
(二)报考昆明理工大学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计划的考生,需选择招生专业目录中带有“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的相关学科专业进行报名。
(三)报考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计划的考生,需选择招生专业目录中相关学科专业的“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方向进行报名。
五、学籍及毕业和学位授予
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计划录取的研究生,其学籍仍在录取专业所在高校。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由学籍所在高校颁发。
六、联系方式
邮箱:xnlhyjsy@126.com
电话:0871-65902331
微信公众号:SWUGS_2022
附件:2026年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所在高校及学院